導報訊(記者王迎波)為規范燃氣汽車改裝市場秩序,促進山東省車用氣瓶安全監督管理,保障車用氣瓶使用安全,由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主辦、無錫百納容器有限公司承辦的“山東省燃氣汽車改裝暨氣瓶安全使用交流會”8日在濟南召開。最新物聯網技術將應用于車用燃氣氣瓶監管。山東17市質監局和特檢分院、天然氣氣瓶改裝、安裝單位和新聞媒體等200余人參加了會議。
據了解,隨著世界石油儲量的減少和環保、低碳節能意識的增強,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、高效的燃料被廣泛地應用在汽車上,車用氣瓶因而具有廣泛的市場,同時也存在著重大安全隱患。山東省質監局特種設備監督處處長趙波介紹說,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大規模推廣使用天然氣汽車,山東也于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燃氣汽車推廣。目前,山東約有130家汽車改裝企業從事燃氣汽車改裝業務,不僅燃氣汽車保有量較大,且每年新增燃氣化改造車輛約4萬臺。在燃氣汽車規模化使用之后,由于多方面的原因,我國已累計發生40余起燃氣汽車安全事故,38人死亡,山東也有數起事故發生。而這些問題的發生,多由燃氣汽車改裝不規范以及氣瓶質量不佳引起。趙波建議檢測機構、改裝企業與氣瓶制造廠家聯合行動,規范改裝與檢測業務、規避安全事故;盡快推廣RFID技術對車用氣瓶實行動態監管;對全省317家充氣站實行信息化監管;派工作組對改裝廠、氣瓶廠家和充氣站進行拉網式檢查。
行政許可、監督檢查是山東監管氣瓶安全的兩大手段。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鑒定評審中心主任左曉杰介紹說,國家對車用氣瓶改裝單位的資質有嚴格的限定,除了具備基本的法人資格以外,還應取得1級壓力容器安裝許可,擁有一定的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,相應生產設備和檢測手段,建立完善的質量體系。
據悉,車用氣瓶屬于強制檢驗的特種設備,必須由取得國家質檢總局核準資質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,并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部門取得使用登記證后,方可投入使用。從今年起,濟南市將對包括出租車、公交車、私家車等在內的所有車載燃氣氣瓶進行強制檢定。經濟南市物價局核準,車用纖維纏繞氣瓶檢驗費為220元/只,鋼質氣瓶檢驗費為260元/只,經檢驗后需作報廢的氣瓶不收取檢驗費。
經過討論,與會專家、改裝企業和氣瓶制造廠等燃氣汽車改裝相關單位,就提高氣瓶的安全改裝與使用達成初步共識。質監、特檢等監管部門將全面整頓燃氣氣瓶改裝企業,審核企業資質與條件,確保改裝質量;特種設備監管部門和行業協會通過市場整頓,規避相關市場的惡性價格競爭,引導改裝企業使用質量更好的產品;加大氣瓶檢測機構建設力度,提高氣瓶檢測機構的檢測能力和水平;探討氣瓶及改裝保險方案;探討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氣瓶制造與安裝使用領域,實行氣瓶“電子身份證”制度,對每一個氣瓶貼上電子標簽,確保氣瓶的重裝、使用安全,在加氣站建立自助充裝安全系統,系統通過加氣槍對氣瓶的信息進行掃描,合格后才能打開,給車輛加氣。
國內第二大車用燃氣氣瓶生產商——無錫百納容器有限公司總經理梁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,氣瓶的原材料、收底工藝、熱處理、涂層以及纏繞固化工藝等環節最易出現問題,造成瓶壁厚度不均出現裂紋。燃氣汽車發生爆炸多數由于私自“油改氣”,改裝操作不合規范,氣瓶質量不合格,留下安全隱患。按規定,未獲得改裝維修經營許可資質的單位和個人,不得擅自拆卸燃氣汽車的燃氣系統裝置。同時,并且燃氣氣瓶對生產工藝要求很高,充滿氣后壓力可達20Mpa,是普通家用液化氣氣瓶的8倍。梁升提醒廣大燃氣車輛車主,氣瓶絕對不能超量灌裝、超壓充氣;每次充氣和每天第一次發動時,都要將車輛后備箱和車窗打開,必要時可遠離;停車后關閉氣閥,切斷電源;定期檢查、維護保養。
單位名稱:山東省特種設備協會賬 號:1602023919200059151開 戶 行:濟南工商銀行趵突泉支行稅 號:51370000MJD6177755
聯系地址:濟南市華能路89號山東質監綜合服務大廈2樓205室郵政編碼:250100 傳 真:0531-55692988綜 合 部:0531-55692989 培 訓 部:0531-88023952 0531-88023939 評 審 部:0531-88023938 學術交流部:0531-88023907